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我們網站上的最佳體驗。瀏覽更多
返回 目錄 Close
Image

每年,香港生產接近600萬公噸固體廢物,棄置多達13億個膠樽,要是把它們全部連起來,數量足以圍繞地球八次


我們訪問了推動香港零廢運動的本地群體、環保生活專家及環保人士,看看日常生活有什麼減廢妙方,因為每一分力量都很重要。


「不管是回家吃飯或外出用膳,若要善用食材的每一個部分,最好知道怎樣處理它們。在家下廚的話,可以效法『從根吃到葉』和『從頭吃到尾』的烹飪方法,而職業廚師亦可供應更多這類菜式,一來能向顧客宣揚環保概念,二來可以減少廚餘。如果只用動物或植物最美味的部位煮菜,始終會造成浪費,所以我們的選擇影響很大。」— 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兼糧食研究專家譚迪詩

「有些時候,你會看膩某些衣服,但無論怎樣改造、搭配或找裁縫修補,還是無法令你再愛上它們。對於這類舊衣,請以環保方式處置它們,千萬不要隨便扔掉。你可考慮跟朋友交換、在實體或網上寄賣店放售、放入慈善機構的舊衣收集箱等等,視乎衣服的品質而定。目前社會上有數以百計的大型舊衣收集箱作捐贈用途,就連H&M和Zara等服裝零售商,亦於店內設立舊衣回收箱。Redress負責接收香港及澳門Zara店舖收到的捐贈衣物,並努力改造這些舊衣,讓香港社區受惠。」— Redress創辦人兼《Dress [with] Sense》作者Christina Dean


「日常減用塑膠的方法很簡單:不用膠飲管、自備可再用的咖啡杯及不使用任何膠袋。你亦可隨身攜帶可再用的水樽、可清洗的便攜食物容器及不要使用即棄餐具。你甚至可以進取一點,主動聯絡你最愛的餐廳,要求他們減少使用塑膠,重新評估餐廳使用外賣餐盒、即棄餐具及膠飲管的做法。」無塑海洋創辦人兼行政總監Tracey Read

「很多東西會出現凹痕、裂痕或小瑕疵,但只要你稍花心思,它們就能『重獲新生』我們應先嘗試修補舊物,不要每每換新。買新的固然方便,但修補舊物不僅能善用資源,還能節省金錢。另外,我也建議大家到郵局索取『不收取通函』標貼,只要你在信箱貼上這張神奇標貼,就不會再收到不必要的廣告信件。總之,每一小步都很重要。」— 散裝雜貨店Edgar創辦人Raphaël De Ry


「查看食物的日期標籤時要留神,『此日期前食用』表示於所述日子後食用此產品未必安全,亦不宜食用、烹煮或冷藏。『最佳食用日期』則表示產品的品質未必最佳,而非產品不安全。一般來說,貼上『最佳食用日期』標籤的食物有較長的保存限期,即使過了最佳食用日期,仍可安全食用。不過,食物的顏色或口感未必最佳,但不用一過了最佳食用日期就立刻丟掉。若你發現自己一時衝動買下不會吃的食物,歡迎捐贈給樂餉社,我們會將食物送給有需要人士。」— 樂餉社行政總監Gabrielle Kirstein

類型

關閉